人物专访 | “中国女排愿意接受任何世界强队的挑战”——专访南大科院排球队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排球队
2016年江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女队第七名
2016年南昌大学首届气排球比赛女队第一名
2017年江西省大中小学生气排球锦标赛女队第七名
2018第二届南昌大学气排球比赛女队第三名
2018年第二届南昌大学气排球比赛男队第五名
2019江西省大中学校气排球竞标赛高校女子组气排球项目第六名
前任排球队女队队长谢若宁
17级排球队女队队长谢若宁是学院17级学生。她与排球的缘分要从高中开始谈起。由于身高比较出窕又会打羽毛球,并且羽毛球很多动作与排球是类似的,高中时她当时的体育老师就将其拉进了排球队。从此时起谢若宁便与排球结下不解的渊源,也开始喜欢上排球这项运动。
对于谢若宁来说能在大学继续打排球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所以来到大学她便申请加入了学院排球队女队,并且一直担任重要职务。当谈到平时训练是否会觉得很累时,谢若宁表示训练是有阶段性的,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训练的开心远大过疲惫,打排球对她来说是一件热爱且享受的事。和谢若宁同队的队友们也都一样热爱排球运动,她们是赛场上的队友,也是赛场下的朋友,在赛场上她们默契配合,在训练比赛之余与队友们约着一起吃饭逛街,我国女排影视作品《夺冠》去年上映时,她和队友们也约着一起看,一起感受“女排精神”。谢若宁提到说,她常会看各类排球比赛,也很关注我国女排赛事,女排精神也跟她自身有着共鸣。在她与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院排球队女队也获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她表示有比赛时,最让她热血的并不是是否能获奖,而是比赛的过程中,无论赛场上的局势如何,她们从来没有想过所谓的“局势已定”,因为在谢若宁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比赛没到最后一刻就绝对不能放弃。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夺冠》
在她长期以来的排球训练当中,她的教练们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帮她克服一些场地问题,教她很多打球技巧,在私下也给了她很多鼓励,所以谢若宁也表示在自己这么多年打排球的经历中有很多要感谢的教练和老师们,感谢他们让她了解并喜欢上排球运动。
在采访的最后作为学院排球“女将”的谢若宁呼吁同学们要多多运动,在她看来,运动的快乐是最容易获得的也是最容易让人达到自己兴奋点的好方式,这可以让人更加开朗,同时也可以缓解自身消极情绪保持身心愉悦。
现任排球队男队队长钟天兵
现任排球队队长钟天兵是机制171班的学生。据钟天兵介绍小学他便是校排气队队长,作为校田径队的一员的他源于与排球的不解之缘加入了学院的排球队,对于他来说,排球这项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所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平时辛勤的训练,劳动的汗水灌溉了这颗成功的种子,排球训练种类比较丰富,除了跑步热身,折返跑,还有对垫球,对传球,发球,米子跑等训练排球能力的重要训练。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夺冠》
繁重的学业加体育训练难免会感到疲惫,当被问到很累的时候如何调节自身状态时,钟天兵说到,其实运动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有时候学习疲倦感到力不从心时,会找关系好的队员一起发个球,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转移注意力。运动完了洗个热水澡睡一觉,烦恼第二天就都烟消云散了。对于钟天兵来说最难忘的时刻便是打完比赛获得胜利和队友一起捧起奖杯的那一刻。
在采访的最后,他表示希望学院能多举行一些排球比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能力。希望学院能够将排球比赛纳入到院运会的比赛项目中,以此培养更多同学的排球兴趣。
排球介绍
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起源于美国,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普及至全球各地。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起,排球成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全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队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981—2014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冠军
1981年、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2003年和2004年七度成为排球三大赛事的世界冠军。
2014年9月12日晚,中国女排二队在2014年第四届女排亚洲杯上,以3-0零封韩国,改写战绩为六战全胜不丢一局,也是继2008和2010年之后第三度夺魁。
2014—2017
2014年10月13日,在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3不敌美国,屈居亚军,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在世锦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5年5月28日,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获得冠军;9月6日,中国女排获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3:1战胜塞尔维亚,第三次夺得奥运冠军
2017年3月29日,中国排协官方公布了中国女排集训名单,郎平升任中国女排总教练,而此前的助理教练安家杰出任执行教练,同年9月获得国际排联女排大冠军杯冠军。
能够超越时代更迭
昂立逆境险滩而不倒
这就是中国人的排球精神
更是能够促进我们的前进的步伐
通过对他们的采访
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排球精神
排球精神也是中国精神
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习和传承
图文来源 曹世佳 段玉菲
版面编排 段玉菲
图文审核 汪小靖
审核 易 菁 赵 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